记,中国人民银行某市分行信息公开案
简要概述:办个银行卡遭遇各种为难,今天让我们走进(阶段性)中国人民银行某市分行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案(笑,走近科学?)。中国人民银行某市分行无法正确区分信访和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区别,最终荣获一个申请俩败诉(暂计算)的结果。
若干年前跳槽后需要办理某S银行的银行卡作为工资卡,记得那时候在前台先行填入身份信息等由前台进行查询,结果查询后他们的系统提示“申请人为黄码人员”(注:无法看到他们屏幕实际文本所以只能以客观描述的方式来书写),银行的前台工作人员便直接将填好的表直接揉了丢一边了,并告诉我“办不了”,作为i人遇到这个情况真的是一度尴尬无比,但是碍于工资卡是必须要办的只能硬着头皮跟前台工作人员沟通并要求他们出具相应的“申请人为黄码”的凭证供我维权,最终经过半小时的拉扯并喊来经理等终于是把工资卡办上了,但是附带了每日1000的转账限额,后来通过浙里办反馈后也仅仅是敷衍敷衍就没有后续了。
这几年我恰好从事相关的法律实务工作,作为原告提起7起民事诉讼、1起行政诉讼案及不需要作为代理人出庭的公益性无偿帮助的20起诉讼案,最终得到了无败诉的结果,真的是非常不易,特别是当时那起行政诉讼直接导致被当时所在单位辞退,可见依法行政仍然是任重而道远,最后该行政诉讼案以本人于第三人达成和解协议撤诉结案,但因负有保密义务故不再此赘述。
回到正题,今年社保卡更新换代去银行更换,结果又遇到之前一样的事儿甚至更过分的直接告知不允许办理,这几年下来也成熟了不少,跟他们讲道理、讲法律、讲人情,又经过半小时拉扯,终于得到了“我问下我们会计看怎么说,能不能办”的答复,ODK那直接回家等消息呗(摊手)到了下午工作时间回电告诉我“能办,但是禁止柜面交易”注意是禁止而非限制,简单理解“禁止 = 限额为0”,后来关于这个又吵了半个小时,终于得到了每日1000元RMB的高额“恩赐”,基于此实在忍无可忍先行,为了杜绝银行甩锅到公安机关的情况经思考制定了相应的策略,通过在线平台向某市公安局申请信息公开,要求其向本人提供关于人员开卡赋码相关的政府信息文件,期间市局一个女的电话回电妄图电话方式答复被我拒绝要求其按照申请书面答复,最终得到了市局书面答复文件,文件载明“经审查,本机关未采取相关措施,不掌握相关信息,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五)项“所申请公开信息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负责公开的,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能够确定负责公开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的,告知申请人该行政机关的名称,联系方式”之规定,你申请的相关信息不属于本机关公开职责,你可向银行机构及其主管部门咨询相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某市分行:X省X市。”那么到此第一个步算是完成了,接下来是专心对线人民银行。
收到公安机关的信息公开答复后转手向中国人民银行某市分行寄出《信息公开申请书》,某市分行收到后一个女的致电在我要求其书面答复时候,她竟语出惊人的来了一句“那我给你转信访了”,听到这句的时候当时突然挺懵的,不是因为被转信访蒙而是一种行政单位当着你面告诉你:那我就搞违法操作了带来的懵。鉴于对方对法律及申请书理解能力的考虑,只能告诉对方“那你可以试试,看上不上法庭吧”来结束这个通话。
(……待续)
(根据最新情况,该案将转回公安部门,不排除将公安部拉入本案的可能性,有趣了)